发布时间:2017-03-16
过去30多年来,中国的快速工业化使亿万人摆脱了贫困,但也造成了土壤、空气和水质恶化。尤其是土壤污染已成为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严重威胁,通过重金属、化肥农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和溶剂等对食物链、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土壤污染也成为对城市稀缺土地再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障碍,清理修复污染场地对于地方政府和居民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对于工业企业遗留场地逐步加强了监管。2012年11月,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的《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办[2012]140号)中,要求进一步聚焦工业企业场地环境风险,明确提出了“排查被污染场地(包括潜在被污染场地),建立被污染场地数据库和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并共享信息”的具体要求。2013年1月,国务院下发的《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国办发[2013]7号)中,又进一步提出了“全面提升土壤环境综合监管能力,初步控制被污染土地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的要求。《上海市2015年—2017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建立污染场地基础数据库和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污染场地的跟踪管理、动态更新和信息共享”。基于本市人口、资源、环境紧约束背景和“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2014年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水平的若干意见》,要求“强化土地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
土壤环境信息化平台集“跟踪、管控、整治”为一体的智能环保系统,填补了国内建立土地利用和土壤环境信息库的需求。该平台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融入互联网、物联网元素,采集土壤监测点、地下水监测点等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实时发送数据信息至管理系统或手机APP,使管理员实时了解潜在污染场地信息。
土壤环境信息化平台借助GIS技术,直观展示各地区城乡不同风险等级的潜在污染场地分布情况及详细调查评估信息,从而发挥土壤环境大数据在污染防治、城乡规划、土地利用中的作用。平台不仅为管理者提供数据存储环境,也为管理者提供了数据维护工具,还为管理者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依据。上海顺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立足环保信息化管理需求,切实响应国家 “土十条”相关规定,着重解决环保行业现有难题,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一份贡献。
土壤环境信息化平台统计场地污染状况
——上海顺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供稿